空洞騎士絲之歌自2019年2月14日公布后歷經約6年半開發,從DLC項目升級為獨立續作,將于2025年9月4日發售,背后有著創意驅動與團隊理念的影響。
絲之歌開發背后的故事介紹如下:
一、核心開發時長
《空洞騎士:絲之歌》自2019年2月14日首次對外公開以來,截至2025年8月29日,其開發周期已歷時約6年半。游戲已正式確認將于2025年9月4日登陸PC以及PS4、PS5、XboxOne、XboxSeriesX/S、Switch、Switch2等主機平臺,與廣大玩家見面。
二、開發周期延長的原因
項目性質轉變:起初,《空洞騎士:絲之歌》是作為《空洞騎士》的DLC項目開啟研發的,旨在圍繞游戲中人氣角色大黃蜂拓展新內容。但隨著開發的逐步深入,TeamCherry團隊察覺到該項目的內容體量持續膨脹,已遠遠超出了DLC的承載范疇。于是,在2019年,他們毅然決定將其升級為一款獨立的續作。這種項目性質的重大轉變,使得游戲需要重新規劃架構、劇情、關卡等諸多方面,極大地增加了開發的復雜性與工作量。
創意過剩與追求卓越:開發團隊TeamCherry在接受采訪時透露,團隊內部創意源源不斷,是導致開發周期延長的關鍵因素。每當完成一部分游戲內容,成員們便會萌生出新的想法,并迫不及待地將其融入到游戲中。聯合創始人AriGibson表示,他們在開發時充滿熱情,創意能夠迅速轉化為實際的游戲內容,可也正因如此,開發進程不斷被新點子推動著向前延展。原計劃內容甚至可能需要15年才能完成,為了避免游戲陷入無止境的開發,后期團隊不得不克制繪制新草圖的沖動。
小團隊運作模式:TeamCherry始終堅持小團隊運作,核心成員在享受開發過程的同時,也面臨著人手不足的困境。雖然小團隊模式避免了大規模團隊管理的難題,但在面對不斷擴充的游戲內容時,開發速度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。例如在實現場景物件與角色工具的互動設計時,需要大量的繪圖與動畫工作,有限的人手使得這一工作進展緩慢。
三、開發過程中的重要節點:
2017-2018年:《空洞騎士》發售后取得巨大成功,在2017年2月登陸PC平臺后,深受玩家和媒體好評,PC版MC評分達87分,2018年發售的NS版評分更是高達90分。在此期間,團隊開始構思《空洞騎士》的DLC,也就是后來的《絲之歌》。
2019年2月14日:《空洞騎士:絲之歌》正式公布,首發預告及20分鐘開發者解析視頻發布,宣布將登陸Windows、Mac、Linux和NS平臺。隨后,官方陸續補充角色設定等信息,同年E3任天堂樹屋直播中游戲再次亮相,年末還發布了開發進度更新,介紹新敵人類型并釋出部分原聲片段。
2019年后:團隊幾乎停止了對《空洞騎士:絲之歌》的宣傳,僅在Edge雜志透露過一些游戲細節。2021年2月,TeamCherry接受采訪時表示《絲之歌》開發完成后有制作新游戲的計劃。
2022-2023年:2022年9月,PlayStation官方確認游戲將登陸PS5和PS4平臺,并發布新截圖;同年Xbox活動上游戲短暫亮相,官方承諾游戲將在一年內發售。但到了2023年5月10日,TeamCherry宣布《絲之歌》無限期延期,跳票原定的2023年發售窗口。
2025年:游戲終于在多平臺官宣將于9月4日發售,Steam商店頁面更新,XBOX官方博客將其列入2025年“即將推出游戲”名單,在德國科隆游戲展上公布新預告,重新點燃玩家的期待。
四、開發團隊的堅持與展望
盡管開發周期漫長,TeamCherry始終強調開發過程充滿創意激情,并未陷入傳統意義上的“開發地獄”。得益于《空洞騎士》在全球范圍內1500萬份的銷量成績(2019年2月公布續作時為280萬份,后續又售出1200萬份),團隊在《絲之歌》的開發上擁有充足資金,無需擔憂財務壓力,得以全身心投入打磨游戲。官方還表示,在游戲發售后,計劃為《空洞騎士:絲之歌》推出額外的內容更新,持續為玩家帶來新體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