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世界骷髏可在主世界亮度≤7處生成,寒冷生物群系多生成流浪者,下界有特定生成形式,還能通過骷髏陷阱、刷怪籠生成,有蜘蛛騎士等特殊生成情況。
我的世界骷髏生成機制介紹如下:
一、生成機制
主世界常規生成:在主世界亮度等級小于等于7的任意區域,骷髏最多以4個為一組生成;在積雪的凍原、雪山、冰刺平原、凍河、凍海、封凍深海等寒冷生物群系中,80%生成的骷髏會是流浪者變種。
下界生成:在下界的靈魂沙峽谷生物群系中,骷髏可頻繁生成;同時,在下界要塞內亮度等級小于等于7的地方,骷髏會以凋靈骷髏的形式生成。
特殊生成:蜘蛛生成時有1%概率同步生成一只騎在其身上的骷髏,組成蜘蛛騎士;當玩家觸發骷髏陷阱時,會生成騎在骷髏馬上的骷髏騎手,這類骷髏裝備帶魔咒的弓和鐵頭盔,生成后3秒內擁有傷害免疫效果;此外,地牢中的骷髏刷怪籠也能持續生成骷髏。
二、行為特點
環境應對:骷髏受到陽光灼燒時,會立刻尋找遮蔽處躲避以停止傷害;陽光灼燒和鐵砧掉落會降低骷髏頭盔的耐久度,但直接攻擊不會減少其身上護甲的耐久;Java版中,玩家戴上骷髏頭顱后,骷髏發現玩家的距離會縮短至原本的一半,僅8格。
生物互動:骷髏會主動遠離狼,因狼會追蹤并攻擊它們;若骷髏不在陽光照射的危險區域,會向攻擊它的狼射箭反擊。
裝備相關:普通與困難難度下,骷髏有幾率使用并掉落附魔弓,簡單難度僅使用普通弓;骷髏生成時可能穿戴各類護甲,護甲級別越高,生成時穿戴的概率越低,其中穿戴鉆石甲的概率僅0.04%,生成時不會穿戴下界合金護甲,但可通過將裝備扔在地上讓其撿起穿戴。
三、攻擊特性
攻擊方式差異:基巖版中,骷髏在水中會采用近戰攻擊,且攻擊玩家時不會移動;Java版中,當與玩家距離小于等于4格時,骷髏會撤退到安全距離,并在玩家周圍移動以躲避攻擊。
基礎屬性與傷害:骷髏生命值為20點;使用弓攻擊時,Java版傷害為1點~5點,基巖版為2點~4點;空手攻擊時,簡單和普通難度下傷害為2點,困難難度下為3點。
戰斗調整:1.9版本后,骷髏會走位躲避攻擊,射擊精準度也有所提升,困難難度下甚至能射過樓梯縫隙,因此建議使用盾牌對抗。
四、掉落物與轉化
掉落物:被殺死時,骷髏常規掉落0~2根骨頭、0~2支箭和5點經驗;若被閃電苦力怕炸死,會額外掉落1個骷髏頭顱;自然生成的弓和穿戴的裝備有8.5%的概率掉落,且掉落時耐久度隨機。
轉化情況:當骷髏陷入細雪中,7秒后會開始轉化為流浪者,轉化過程持續15秒,轉化完成后,骷髏原本穿戴的裝備不會消失。